春天的早晨,太阳刚爬出山峰,金灿灿的阳光透过薄薄的雾照在筠连县沐爱镇周坪村的村道上,一幢幢漂亮的房子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弯弯曲曲的村道两旁,或掩映在竹林里,或坐落在茶园旁……
“这几年,家乡变化太快了,公路修到了家门口,骑摩托车去镇上再也不用担心路面打滑摔倒。”一名准备到镇上赶集的村民高兴地说。
“这一切都是托党的福,感谢政府开展精准扶贫,感谢曾书记他们一行人的帮扶。”坐在摩托车后座的“老乡”笑着说。
周坪村位于四川盆地南缘,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解决温饱都成问题,许多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村里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小孩。2015年,全国开展“精准扶贫”以来,筠连县法院对口帮扶当时的维新镇田坝村(村建制改革后,田坝村并入周坪村),先后派出3名“第一书记”。2018年6月,曾自强奉命到田坝村担任第三任“第一书记”,走村入户、调查摸底、宣传扶贫政策、完善“贫困档案”、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是曾自强的工作内容。
“真情+实干”,用真心换得信任
“曾书记,我是老王啊,你是第一书记,又是我的帮扶人,有些事,你可得帮我。”电话这一头,老王焦急地说道。
“老王,有什么事,您尽管说,我听着呢。”到田坝村第一天,在原第一书记邓强的带领下,曾自强跑了一个小环线,不仅与自己的帮扶对象见了面,对村里各组的分布也有了大致了解。刚到村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电话铃声就响起了,原来是自己的帮扶对象老王打来的,其他村干部听说是老王打来的,纷纷抿嘴笑笑,但不说话。经过将近半个小时的家长理短,曾自强终于弄明白了老王打电话来的真实意思。
原来,老王性格较为古怪,与周围邻居关系不是很好。异地搬迁修建新房,几户村民共同修建饮水池时,老王因与大家意见不和而未参与修建,水池建好后,大家自然不让老王“引流”,经过村组干部、帮扶人多次协调,邻居才答应让老王牵管,无奈老王以水质不“好”为由,拒绝饮用此处的水。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我要饮用安全的水。”老王说。
“行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得想办法尽量满足。”曾自强说道。
为了让老王满意,在与村组干部反复商议后,终于得出解决方案:去老王家旁边一座山的山顶上为他寻找水源。这次寻找水源可真的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炎炎夏日、汗流浃背就为了老王能有一口清凉的水喝,无路开路,遇崖绕行,在老王等一行人奋力找寻下,找到了山顶的一口“清泉”,经过再三确认后,终于,确定了就要这里的水源。接源头、引水源、搭管道,在众人不懈努力下,老王家终于重新有了安全饮水。
这事过后,曾自强成了老王最信任的人,用老王的话说:“谁说的我都不信,我只信曾书记。”
仲夏的夜,沉闷而烦躁。晚上11时许,劳累了一天的曾自强刚洗漱完准备休息,“叮叮叮……”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打破了乡村的寂静,曾自强定睛一看,是贫困户游世清的电话。曾自强连忙接听起来,只听见电话那头着急忙慌地嚷嚷着:“曾书记,不好了,我家母牛难产,生不下来崽儿,咋办啊?”曾自强赶紧安抚道:“老游,别着急,我马上到您家。”
曾自强拿出任职体育老师时田径短跑的速度,一口气冲到老游家。气喘吁吁的曾自强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吓懵了:母牛倒在血泊之中,泪眼婆娑,肚子奇大无比,子宫及部分内脏脱落在外,生命危在旦夕。
并未经历过此种情况的曾自强,看着老游焦急的样子,强行镇定下来,心里直打鼓:“怎么办怎么办?有事找警察,生病找医生。对,就这么办!”曾自强兀自叨叨两句,连忙拿出手机给就近的兽医打电话。
“喂,张医生吗?麻烦您马上来一趟我们村上,我们村有一户贫困户家的母牛难产……”“曾书记,你们先把盐水烧好、棉线煮好,做好手术准备,我稍后就到。”
几分钟后,张医生骑着摩托车来了,老游眼中燃起了希望,红了眼眶。张医生在母牛周围来回踱步观察,上前与曾自强商量一番后,确定了救治方案。由于需要将重达350公斤的母牛抬起才能开展手术救治,但现场无任何机械设备,需要靠人力将母牛抬起,但贫困户家中又缺乏劳动力,于是曾自强带领驻村工作队动员周边村民前来帮忙,不一会儿十多个人来到游世清家,在众人合力之下,终于成功将母牛抬起。
几经周折,母年终于产下小牛,且伤口得以缝合消毒,此时天色渐亮,曾自强正帮着张医生收拾工具,老游悄悄从兜里掏出200元钱递到曾自强面前,笑呵呵地说:“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这两头牛就难保了。”
“不不不,钱我不能收,能成功保下两头牛我们大家都很开心,您照顾好牛就行了。”曾自强连忙把钱塞回老游兜里。
此时,老游已经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扶贫是一项民心工程,贫困户有困难第一时间想到我们,是他们对我们的信任,能为他们解决困难,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觉得是幸福的,付出再多都值得。”曾自强感叹到。
“组织+协调”,为民解决实际困难
自驻村开始,曾自强便着手开展走家入户,走遍周坪村每个组、每户人,每户有几口人、产业是什么,曾自强均了然于心。周坪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喂养了小家禽,其中不乏众多鸡鸭养殖大户,每到鸡蛋、鸭蛋“高产”时节,曾自强都要到农户家中调查了解情况。有的农户试探性问道:“曾书记,买蛋不?我家又凑了好多蛋,再不卖出去得放坏了。”一开始,曾自强都是自己掏腰包向农户买几十个拿回去给家人吃,可接下来,每到农户家中,他们都会问“曾书记,买蛋不?”这可让曾自强难办了,自己买那么多蛋也吃不了呀,怎么办呢?
此时,法院微信工作群闪出一条开会通知,曾自强一拍脑袋,一条妙计在脑中闪出。“对呀!我们法院有食堂,食堂供餐需要鸡蛋,我何不去向领导汇报村民的实际情况,一来可以解决村民蛋类销路问题,二来解决食堂采购问题,同事们也可以吃上正宗的土鸡蛋、土鸭蛋。”
经请示领导同意,曾自强便喜滋滋地当起了销售中转站,提前三日告知组长法院收购土鸡蛋数量,让有意向售卖的村民到组长处登记,曾自强再一一上门收购。
“曾书记办法就是多,帮忙为我们找了不少销路。”说起曾自强,周坪村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担任第一书记期间,曾自强尽量做好各项本职工作,收集农户信息,了解每户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情况,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先会同村支两委协调解决,对无法解决的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单位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共同解决。
“文化+扶贫”,让乡风文明活起来
“烈日照,西瓜熟,五月里,初五到,端午节,真激动,米豆枣,来备好,买来皮,把粽包,小小粽,味道鲜,五谷全,样子俏,办活动,乐逍遥!”这是端午节前,周坪村小的孩子们下课放学后边唱边跳自编的儿歌。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看,几个“大妈”在闲暇之余还能跟着音乐跳“坝坝舞”,村民们的文化生活相对丰富起来。眼见端午节快到了,如何为大家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丰富村民们的精神生活?曾自强冥思苦想。不如举办一场文艺汇演,由周坪村村民自己担任演员,这样更能带动大家融入其中。取得当地党委、政府同意后,在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多方努力协调下,周坪村在村民聚居点举办了一场属于本村的“庆七一 迎端午文艺汇演活动”,演出节目丰富多彩,有唱歌、舞蹈、相声、三句半等,活动内容接地气、贴民心、顺潮流,全面地展现了周坪村村民在党的领导下脱贫致富、开拓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演出现场欢声笑语,掌声不断。
“自从曾书记来到村上,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不仅为大家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还想方设法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在乡村文明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村支书罗大忠说道。
将近三年时间,在曾自强带领下,周坪村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通力配合,6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无返贫现象,“一低五有”“一超六有”全部达标,贫困户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硬化道路38.2公里,义务教育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住房安全合格率100%,顺利完成周坪村整村退出贫困村目标任务。经筠连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考评,曾自强作为贫困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综合评价为好。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人民法院 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