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盐边县法院渔门法庭运用“德古+法官”模式 成功调解一起彝族离婚纠纷

来源:盐边县法院 作者:何天军 发布时间:2021-02-21 21:25:24

近日,盐边法院渔门法庭通过邀请彝族“德古”与法官共同调解,圆满解决了一起彝族群众之间的离婚纠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上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枫桥经验”。

原被告系自由恋爱2015年两人按彝族风俗在农村举行了婚礼,2018年到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随后,两人一同到江苏务工。期间,双方经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夫妻感情产生裂痕,双方均有离婚的意愿,但按彝族的离婚习俗,双方家庭均未达成一致意见。2020年1月,女方起诉至盐边法院渔门法庭,要求与男方离婚,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提出诉求。

案件受理后,为更好地了解案情,承办法官亲自到被告家进行走访,并向被告的邻居、亲戚了解情况,从一次次的交谈中,承办法官了解到目前双方的症结所在。考虑到双方均为彝族,有着自己的婚俗习惯,为更好地化解矛盾,承办法官决定邀请其家族的“德古”共同参与案件调解。

调解中,承办法官先向双方解读《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最新法律规定,就双方争议的问题从法律规定方面逐一进行释法明理,同时对双方情绪进行安抚。随后,“德古”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出发,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再召集双方的亲戚长辈共同协商。最终,在法官和“德古”的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合意。庭审结束后,在法官、“德古”及双方家族亲戚长辈的见证下,女方将协议所涉及的相关款项当庭全部给付男方。

该案的成功调解,是盐边法院家事审判又一次新的尝试,通过邀请“德古”参与调解,进一步丰富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调解中既尊重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遵守法律规定,有效避免矛盾激化,真正促进纠纷化解、案结事了,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何天军)

 

 

 


责任编辑:刘华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