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法院紧跟城乡融合发展思路,立足辖区农业特色,以审判执行主责主业、服务发展要务使命为抓手,激活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法治“引擎”。
一是护航优势产业促发展。
围绕服务保障冷水鱼产业发展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联系点”,设立“园区调解室”,量身定做惠企服务“大礼包”,就涉企合同用工纠纷、“共享鱼池”建设法律风险防控等开展送法活动6次,助推“万企兴万村”行动。针对高山茶园、红色粮仓等涉农耕生产民商事案件,构建快立案、快送达、快开庭、快执行、优质效的“四快一优”处理模式,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方式高效调解相关案件28 件,涉及农户 37户,挽回损失 120 余万元。
二是护航农旅融合拓品牌。
全力保障“寻渔”乡村体验旅游、318公路文化体验之旅等天全境内旅游发展,审结辖区内环境资源案件6件17人,挽回自然资源损失2.5 万元,指导化解涉旅交通事故、财产损害等纠纷12起,护航生态文旅体验基地建设。探索构建“司法+文旅”多元联动机制,就景区安全管理隐患主动向二郎山喇叭河景区发出司法建议,以“个案处理”推动“类案化解”,持续擦亮天全特色旅游名片。
三是护航农业要素稳根基。
依法高效审结仁义镇“竹稻一号”假冒伪劣种子案,兑现89户农户赔偿款10万余元,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深化“全周期全要素”司法保障措施,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春耕秋收普法5次,在春耕备耕关键阶段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用心惠农助农。妥善审结涉农村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案件 46件,高效盘活561.24亩农村土地用于猕猴桃、李子种植产业经营。选派3名干警驻村帮扶新华乡孝廉村,精准助力新华乡养种植、千亩蔬菜基地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指导解决法律问题 200 余项。
四是护航安心生产提信心。
全力保障 “寻渔” 乡村体验旅游、318 公路文化体验之旅等境内旅游,审结辖区环境资源案件 6 件 17 人,挽回自然资源损失 2.5 万元,指导化解涉旅纠纷 12 起,护航生态文旅体验基地建设。探索 “司法 + 文旅” 多元联动机制,就景区安全管理隐患向二郎山喇叭河景区发司法建议,以 “个案处理” 推动 “类案化解”,持续擦亮天全特色旅游名片。借助乡镇综治中心解纷优势,选派 1 名干警常驻,开展立案咨询、材料接转服务,将审判职能延伸到镇村“第一线”,为农户、村集体提供及时法治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相关案件网上调解开庭率85.6%,为胜诉企业、农户执前督促到位30 余万元,提振产业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