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四川省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联合市、区财政、市场监管、司法等部门以及宜宾市仲裁委员会、宜宾市港力公证处,共同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邀请国企高管、民营企业家和媒体走进宜宾三江商事法庭,通过举办新闻通气会、发布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通报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发布普法微视频、揭牌成立知识产权多元解纷中心、聘任专家调解员等方式,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展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品牌竞争力、激活区域新动力、增添经济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活动开场,宜宾市、翠屏区相关领导为“宜宾知识产权多元解纷中心”“翠屏区知识产权多元解纷中心”揭牌。知识产权多元解纷中心是首个由法院、财政、市场监管、司法共同启动成立的专业性知产纠纷调解平台,立足法律资源聚集和知识产权管辖优势,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及社会调解组织等调解资源于一体,专门负责调处各类知识产权纠纷,为当事人提供更便捷、专业、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随后,4名来自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员接过聘书,获聘成为首批知识产权专家和调解员。他们将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开展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为当事人提供非对抗性、更低成本、更高效便捷的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多元调解等法律服务,引导当事人形成合理预期,增强解纷中心的专业力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解纷需求。
新闻通气会上,宜宾中院发布《2022-2024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通报两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并公布5起典型案例。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宜宾市知识产权案件呈现数量增幅大、涉及行业领域覆盖面广等特点。案件类型涵盖日常家居用品、服装鞋帽、装饰建材、知名烟酒等领域的商标权,图片摄影、KTV 视听作品、图书教辅资料、游戏广告领域的著作权。此外,串通投标不正当竞争纠纷、侵害经营秘密纠纷、侵害企业名称(商号)权纠纷、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纠纷、知识产权质押合同纠纷等新类型案件也不断涌现。
宜宾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精神,在五粮液产业园区设立全市唯一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成立白酒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积极推行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促进民事维权、行政查处、刑事制裁有效衔接。探索建立“诉前禁令+临时保全+临时扣押”等知识产权诉前临时保护制度,提高知识产权司法救济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针对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等案件,重点考虑侵权人的行为性质、主观恶性、损害后果,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提高侵权成本及违法代价,从根源上遏制“搭便车”“傍名牌”行为。同时,开展不定期走访,了解企业在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与转让、规范经营等方面的司法需求,把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重点和难点问题,提供“事前-事中-事后”的线上线下、全生命周期订单式司法服务。
据悉,2022年5月至2024年12月,宜宾两级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377件,其中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266件,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11件,共有159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罚金共计1889.08万元。
“知识产权保护离我们有多远?”活动现场,主持人现场推荐普法短视频《5分钟读懂著作权侵权》,以案释法明确在人工智能大背景下著作权侵权行为边界,并悉心附上全流程维权指南,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增强大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法院立足于企业发展需求,主动问需于企,为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法律指导与帮助,提升了我们在知识产权运用、管理和保护方面的意识,让我们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更有底气!”叙府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叙府商城副总经理陈鸿说道。
“下一步,宜宾法院将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司法理念,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实质运行知识产权多元解纷中心,努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以高水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宜宾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