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落实《凉山州地理标志行政司法协同保护实施意见》,强化“金阳青花椒”地理标志全链条保护。4月22日,金阳县人民法院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花椒产业发展中心及企业代表,召开行政司法协同保护联席会议,共商“金阳青花椒”品牌保护与产业发展大计,并签署《金阳青花椒地理标志行政司法协同保护框架协议》。
会议由金阳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赤木只各主持,强调要构建“预防-监管-打击-修复”一体化保护体系,落实“政府主导、司法协同、社会共治”理念。民庭负责人杨在发结合近年典型案例,剖析了擅自使用地理标志、网络虚假宣传等侵权行为对产业的危害,提出需强化民事追责与刑事打击衔接。
市场监管局表示将加强流通领域执法,严查假冒标志及虚假宣传,建立侵权企业信用档案并实施联合惩戒;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政企联动,引导并指导企业获得商标授权。农业农村局承诺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完善质量追溯体系;花椒产业发展中心提出将协助企业申报国家地理标志重点项目,加大对青花椒种植、培育力度,进一步提升“金阳青花椒”质量,推动“金阳青花椒+”产业链延伸。
企业代表反映当前存在跨区域冒用品牌、以次充好、销售款难追回等问题,影响“金阳青花椒”的声誉及竞争力。建议加强防伪溯源技术应用,优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双保护模式,严厉打击冒充“金阳县青花椒”以次充好的行为,同时加大“金阳青花椒”贸易案件的审理、执行力度,切实维护椒农的合法权益。
会议审议通过框架协议,明确四大协同举措:一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共享侵权线索与检测数据;二是推动跨区域司法协作,重点打击网络侵权及跨省假冒行为;三是在主产区对坪镇设立司法保护工作站,联合提供法律咨询、证据保全等服务;四是开通涉地理标志案件“绿色通道”,对民生案件快审快执,并减免困难农户诉讼费用。
会议指出,下一步各部门将围绕标准化建设、技术成果保护、品牌培育深化协作;联合制定种植加工全环节标准,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加强花椒品种改良、加工工艺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通过“送法下乡”“以案释法”提升椒农维权意识,利用新闻媒体发布侵权警示案例,筑牢品牌保护社会防线。
此次会议标志着金阳县行政司法协同保护机制全面落地,为“金阳青花椒”从“深山特产”迈向“知名品牌”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