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守护少年的坚实足迹 ——四川高院少审庭成立一周年工作纪实

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魏丹 发布时间:2025-04-22 11:55:42

时光荏苒,四川高院少年审判庭自2024年4月成立以来,转眼间已走过一载春秋。从扬帆起航到乘风破浪,这一年,四川高院少审庭立足法院职能在守护特殊群体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积极探索,培育了一支支专业过硬的少审队伍,制定了一份份切实可行的规范性文件,完成了一项项扎实深入的调研成果,打造了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工作制度......为全省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事业增添了绚丽色彩。

1745301470592.png

机构建设夯实根基 专业力量全面覆盖

自成立伊始,少审庭便将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专业审判力量置于关键位置,在全省法院少审机构建设上火力全开,推动全省中院少审机构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少年法庭总数达到153个,580名法官与485名法官助理投身于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确保三级法院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上都能做到有专人负责、有专业团队支撑,从而构建起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网。

这一年,全省少年审判工作会、专项行动推进会等系列会议相继召开,为全省少审工作指明方向、凝聚力量。2025年1月18日,全省少年审判工作会首次召开,对全省少年审判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部署;紧接着,少年审判工作座谈会深入剖析全省少审工作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形成首份全省少审条线工作要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针对打击整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这一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召开重点地区专项问题推进会,合力攻坚克难,共同提升案件办理效能。

1745301488588.png

创新审判多元机制 精准维护合法权益

在审判实践中,少审庭将“特殊、优先、双向、全面”的司法保护理念落实到每一件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中。这一年来,少审庭共受理案件282件,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严惩不贷;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则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宽容不纵容,注重惩教结合、惩防并举。

在审判机制上,少审庭突破了传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的界限,打造“一体化审理机制”,实现了对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全面审查和综合处理。通过穿透式审判,及时发现案件中隐藏的民转刑、刑民行交叉以及权益受侵害等风险,提高了审判效率和质量,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司法保护。

同时,指导各市州立足自身禀赋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建立“一院一机制”。目前,22个中院均建成特色保护机制,涵盖未成年人心理疏导、社会关护、社会调查等多个方面,扎牢护未帮老助残保护网,为各类特殊群体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保护。

制度建设持续完善 保障工作规范有序

在机构建设和审判机制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少年审判工作的制度建设也不断丰富与完善。这一年,少审庭研究形成了《关于推进全省少年审判工作现代化的三年规划》,为未来三年的少审工作绘制了宏伟蓝图,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少年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一线审判人员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指引;探索建立涉未成年人案件司法统计指标监测平台,实现对少审工作的科学、全面评估。

这一年,随着《关于建立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的意见》等10余份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从案件审理流程、审判质量把控到审判人员的工作考核等各个环节,都建立起了一套科学、严谨的制度体系;会签《关于加强川渝地区法院少年审判工作的司法协作协议》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推动形成跨区域、跨部门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通过多方面的深入探索和完善,逐步实现四川法院少年审判工作从“有”迈向“优” 。

 

1745301552984.png

调查研究成果丰硕 理论实践同频共振

这一年,少审庭积极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和调研活动,做到研用同步,获得丰硕成果。例如,由其牵头完成的最高法院未成年人保护重大调研课题获评优秀,承办完成《未成年人保护“三令”落实的配套制度构建》等多项省级课题,从制度层面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少审庭通过对大量真实案例的深度剖析,揭示了此类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形成的相关调研成果被《刑事审判参考》收录,为司法机关打击此类犯罪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除此之外,少审庭积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与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推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婚姻家事法学理论和实践互动,加强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实践合作,为少年审判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社会协同凝聚合力 多元普法守护未来

这一年,少审庭明确“抓前端、治未病”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协同联动,以司法保护为纽带,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和政府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保护合力。同时,通过发出司法建议,开展帮扶帮教、联合救助等举措,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源头预防,推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

这一年,为了让未成年司法保护工作更深入人心,少审庭以四川高院“守未天平”党建品牌为统领,联合全省各级法院打造“一总多分”的少审工作文化品牌体系,目前在全省法院范围内已建成“法貊貊”“笋尖尖”等41个未成年人保护特色文化品牌;与省司法厅、省妇联、省律协等部门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举办“浅草润童心,法护少年行”大型直播活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资深少审法官共同参与,30余家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全网观看量近百万;发布8件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向社会传递人民法院做实一体保护、做好审判延伸,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强烈信号。

春华秋实,砥砺奋进。过去一年,四川高院少审庭用一个个守护少年的坚实足迹诠释了忠诚担当。展望未来,少审庭将继续锚定“川法特色、全省权威、全国领先”的目标,紧盯审判质效、保护体系、治理成效,守正创新、拓优增信,增强“老弱小”群体安全幸福,为推动我国少审工作现代化贡献四川力量。

责任编辑:杨雪娇

最新资讯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