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因借贷引发的民事纠纷在屏山法院得到圆满解决,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彰显了司法在促进社会诚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原告李某某与被告陈某某本是好友,被告陈某某称欠了别人的钱要还给别人,向原告借钱,出于友情,遂借钱给被告,但被告无法按时还款,面对这一困境,双方曾坐下来进行协商,并达成了一份债务减免协议。原告李某某出于对被告难处的体谅,同意减少部分还款金额,希望被告能够尽快归还借款。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被告并未按照新还款计划履行还款义务。面对被告的失信行为,原告李某某无奈之下,只得将此事诉至法院,希望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屏山法院受理此案后,承办法官高度重视,多次尝试联系被告进行调解。然而,在开庭前,被告态度强硬,坚称“不该还这笔钱”,导致调解工作一时陷入僵局。面对这一情况,承办法官没有气馁,而是耐心细致地向被告释明法律法规,讲解失信行为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影响。同时,承办法官还积极与原告沟通,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经过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开庭当日,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表示愿意按照新的还款计划履行还款义务,并承诺以后一定诚实守信,不再做出类似失信行为。原告李某某也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对承办法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此次借贷纠纷的成功调解,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彰显了屏山法院在促进社会诚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