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朗了许多,在学校里适应得很好!”
“法官阿姨,你们下次还来吗?”
回程路上,承办法官忍不住开心的说:“这两句话远比‘新年快乐’更有意义,对于法官来说,这就是‘心想事成’!”
新学期伊始,龙马潭区法院“泸法麒麟”志愿者开展了一场特别的“走亲访友”。
一场跨越两季的牵挂
从法庭到家庭的守护
2024年夏天,龙马潭区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8岁的未成年人张某因父母离婚将面临就学和居住环境双重改变的困境引起了法官的注意。该案最终在法官耐心的主持下通过调解的方式实质性化解,但“张某能否适应因家庭变故带来的变化”这一顾虑始终萦绕在法官心里。
司法关怀不因案件终结而止步,案件办结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上门回访,了解家庭近况并鼓励张某快速适应新生活、新环境。“孩子特别腼腆,不爱说话,通过交流能看出她对接下来的新生活有些忐忑。”
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新环境,法官将张某列入涉未成年案件回访清单,持续与张某的抚养人保持联系,关注其生活与学习表现情况,适时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用持续的行动传递司法的关怀。
2025年春期开学之际,法官再次来到张某家中,为她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小礼物,主动询问张某生活及近况。此次回访中,法官欣喜地发现,张某比之前开朗了许多,不仅逐渐适应了新环境和新学校的生活,还主动向法官分享了学校的趣事。为了进一步增强张某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家中为张某小朋友开展了一场特别的“一对一”普法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张某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等相关法律知识和案例,引导她正确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鼓励她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当回访结束离开时,张某越过妈妈上前主动拉住法官的衣袖,带着期盼的眼光问:“法官阿姨,你们下次还会来吗?”看着小朋友笑意盈盈的脸庞,法官坚定地回答:“还来!”司法关怀是一场“双向的奔赴”,法治的“暖阳”不仅照亮了他人前进的道路,也温暖着法院人的内心。
龙马潭区法院始终秉持“司法为民”的理念,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作为重点工作开展,通过案件专业化审理、回访帮教、普法宣传等,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未来,我们将继续延伸司法职能,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用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