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石棉县人民法院获悉,石棉县安顺青年法庭巧解“薪”忧,积极探索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延伸触角铺设两个“预防点” ,做好劳动群众“护薪人”。
“法官,我们十几个人在甘肃某地的一处工地务工,现在活快干完了,但已经几个月没发工资,老板也避而不见,我们打算拉走工地的设备抵工资……” 2024年底,法庭法官接到外出甘肃务工人员吴某的电话。听到吴某等人心情急躁、情绪激动,法官立即对吴某等人进行情绪安抚,告知吴某等人一定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并给出吴某等人可以先与工程项目部协商、要求项目部督促发放工资,以及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两条建议。期间,吴某等人数次电话咨询,青年法官均耐心解答,并指引他们依法维护权益。
“法官,按照你的建议,我们的工资问题全部解决了!”电话里,法官听到了最希望听到的结果。“我用心服务,你安心务工!” 法庭还在县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设立“劳务法庭”咨询服务点,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公开办公电话,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通过向务工人员发放“安心卡”提示务工注意事项、宣传劳动争议典型案例等方式,引导务工人员知法、守法、用法。
同时,安顺青年法庭还设立了“劳动合同执行情况观察点”,对发生劳动人事争议较多的用人单位给予法律提醒,变事后解纷为事前督促,推动用人单位合法用工、诚信履约。截至目前,“劳务法庭”已为市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2人次,为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电话提供帮助11人次,让务工人员切实感受到司法服务就在身边。
石棉县人民法院安顺青年法庭辖区内多为劳务输出乡镇,全域年输转劳动力2.8万人次以上,辖区内大型工程建设较多,各种涉劳动者权益的纠纷频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形成“源头预防为先、多元解纷前置、专业审裁兜底”的劳动争议层级过滤和解纷体系,为保障劳动者权益提供精准司法服务,2024年,在劳务合同民事一审案件数量同比上升148%的严峻局势下,实现劳务合同案件调解率同比上升了169%,劳务合同执行到位率同比上升63.1%的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