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内江市两级法院开展国家宪法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来源:内江法院 四川省法治宣传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04 15:26:43

宪法宣传周.png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根据内江市“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内江市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活动主题,策划开展了宪法进校园、宪法进乡村、宪法进网络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宪法宣传活动。


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

今年是少年法庭成立四十周年,内江市两级法院聚焦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组织共同开展“送给孩子一束法治的光”普法活动,以生动鲜活、丰富多样的形式向内江市青少年弘扬宪法精神,传播法治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宣传宪法的热潮。

12月3日,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叶永森来到内江市桐梓坝小学,以“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为题,向同学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法是什么”“为什么宪法是法律界的‘国王’”等宪法法律知识,教育同学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引导同学们从小”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履行公民宪法义务,保护自身得合法权利。同时,还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深入浅出的为同学们宣讲了《民法典》《未成人保护法》《预防未成人犯罪法》,帮助孩子们正确理解未成人相关法律常识,防范校园欺凌。


图一.png

讲课现场


当天,内江中院未成人案件审判庭、党员法律服务队干警还来到了内江市第十小学,以“青春有你 与法同行”为主题,带领同学们在宪法和法律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宪法和法律,学习掌握未成人保护法律知识及未成人的权利与义务,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


图二.png

讲课现场


图三.png

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


图四.png

为同学们送上“法治大礼包”


聚焦劳动者权益保护


召开劳动争议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劳动争议审判及多元解纷工作,宣传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意识,近日,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召开劳动争议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及部分媒体受邀参加。

会上通报了市中区人民法院近年来的劳动争议审判工作情况,对2021年以来全区法院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了系统梳理,全面分析劳动争议案件的成因和主要特点,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随后,新闻发言人介绍了此次发布的2起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并回答媒体提问。

近年来,为切实解决劳动争议纠纷产生的问题和进一步提高审判质效,区人民法院围绕人民法庭“一庭一品”工作模式,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劳动争议、金融纠纷、环境资源、企业破产等审判专业化工作,组建劳动争议专业化法庭,打造专业化审判品牌,建立“类型化、一体化处理”机制,创建全市要素式审判庭审样板。

近年来,为落实繁简分流要求、拓宽劳动者权益保护渠道,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法院逐步形成以“分调裁审”工作机制为主体,以“多元解纷”和“要素式审判”为两翼,以“调解力量培育”“民事繁简分流改革”“智慧法院成果应用”为驱动力的工作总思路,推动资源投入、人员配置等向专业化法庭流动。

同时,市中区人民法院始终聚焦民生就业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设立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官工作室,按照“1+1+N+5”运行模式(“1+1+N+5”工作模式意为:一名法官;一名联络员;N名网格员;“风险研判、法治宣传、纠纷调解、司法确认、司法建议”五项工作),通过不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及时解答劳动者提出的劳务合同纠纷、提供劳务受害责任纠纷等问题,并运用“示范判决”“多部门协调”等各类纠纷化解方式,将纠纷化解在诉前,督促双方及时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

为深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人民法庭与辖区各单位的联系,实质性化解基层劳动争议,拓宽纠纷化解渠道,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近日,市中区人民法院牌楼法庭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邀请区委政法委、区人社局、各街道等单位代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道走进法庭,“沉浸式”感受法庭氛围。

活动伊始,与会人员走进法庭旁听一起劳动争议案件的庭审。庭审过程中,法官严格遵守审理程序,有序组织法庭各环节,双方当事人充分发表了意见,庭审过程井然有序、规范严谨。庭审结束后,围绕“劳动者权益保障及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召开了座谈会。

会上,各单位就近年来在劳动者权益保障及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热烈探讨。邓镇兵副院长表示要在治理成效上下功夫,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打好“组合拳”,依靠各部门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提前化解劳动争议,变“单打独斗”为“综治综调”,实现有关职能部门信息互通,促进劳动争议案件实质性化解,形成“抓前端、治未病、重调解、促和谐”的劳动关系治理新格局。

 

 巡回审判进乡村,将审判现场变普法课堂

   近日,内江市东兴区法院田家法庭采用巡回审判的形式,将法庭直接搬到当事人“家门口”,巡回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村两委工作人员、附近村邻到场旁听。 

案情回顾。原告阮某某与被告黄某某系朋友关系,2019年3月3日黄某某向阮某某借款8万元,2021年3月3日,因款项归还问题在田家镇斑竹村村委会见证下达成8万元借款本金的债权凭证(后因保管不当丢失)。后黄某某再次向阮某某借款1.3万元,合计借款本金9.3万元。现阮某某多次向黄某某主张归还借款,黄某某却以阮某某无法拿出债权凭证等各种理由拖延给付。

巡回审判。“现在开庭!”一面国徽、一排简易桌椅,在临时借用的村委会屋内,法院干警在简易布置好现场后,随即拉开了巡回法庭的序幕。庭审过程中,法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庭审,围绕案件争议焦点,引导原、被告双方举证质证,进行法庭辩论,查明案件事实。经过细致认真的庭审,法官当庭宣判,判决被告黄某某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原告阮某某借款本金9.3万元,并结合案件进行释法明理。

“整个过程观看下来,收获了不少法律知识。”“今天听了庭审和普法宣传,感觉非常不错。如果我自己遇到这个事情,我就知道了法律的规定是怎么样的,该怎么处理,希望这种巡回审判能多来我们这里开展。”村民纷纷表示。这场当庭宣判的巡回审判,让村民不出村就能解决纠纷的同时,也让当地群众沉浸式体验庭审全过程,受到一次具体而生动的法治教育,提高了司法透明度,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普法“小摊”进广场 法治宣传“零距离”

12月4日,资中县法院组织干警到来到资中县政府广场摆起了“摊位”,向群众“零距离”普法。


图五.png

活动现场,干警们通过发放法治宣传资料、一对一答疑等方式,向群众讲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用典型案例积极引导群众尊法、学法、用法,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并提醒他们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期间,共发放宣传单100余份,受众130余人。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文化”

为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学习教育,12月4日,隆昌市法院积极开展“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文化”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


图六.png

隆昌市法院综合办陈刚在主题发言时表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宪法不仅是法律体系的基石,更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的有力武器。我将更加坚定自己的法治信仰,更加明确工作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标准,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宪法的精神和原则融入到工作中去。”

此外,隆昌市法院还组织干警到东门广场开展了“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


图七.png

活动现场,隆昌市法院干警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向群众普及宪法知识,不断提升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此次活动共发放宪法宣传资料3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5人次。

 

从“宪”开始,与法同行

12月4日,威远县法院干警在弘正法治广场、新店镇综治中心等地点开展“从‘宪'开始,与法同行”国家宪法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


图八.png

“你好,别人欠我的钱,但是联系不到他,我该怎么办呢?”“我想帮我兄弟问一下关于抚养权的问题……”活动刚开始,不少群众便来到法院宣传台前,就婚姻家庭、劳动纠纷、民间借贷等问题进行法律咨询,法院干警耐心细致解答群众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建议,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你好,别人欠我的钱,但是联系不到他,我该怎么办呢?”“我想帮我兄弟问一下关于抚养权的问题……”活动刚开始,不少群众便来到法院宣传台前,就婚姻家庭、劳动纠纷、民间借贷等问题进行法律咨询,法院干警耐心细致解答群众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建议,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