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川渝五地法院法治盛宴已配送至大竹县

来源:大竹县人民法院 作者:王九超 发布时间:2023-09-11 08:31:10

大竹法院.jpg

9月8日,四川省大竹县人民法院联合达川区法院、渠县法院、开江县法院及重庆市梁平区法院深入践行《川渝五地法院涉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协助框架协议》,同大竹县教育局一道,为大竹县职业中学、第四中学、第三小学等12所中小学校4万余名师生带去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此次活动系川渝五地法院签署《框架协议》后的首次联合宣传行动。

法院1.jpg 

庭审进校园

 

“全体起立,现在开庭……”

庄严神圣的法槌敲响,拉开了法治宣传“开学第一课”帷幕。会议厅“变身”庭审现场,大竹县职业中学200余名学生旁听一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零距离感受法律带来的威严与震撼。

被告人胡某原系四川某学院在校大学生。2021年7月,胡某的朋友杨某向胡某承诺,每提供一张银行卡用于“洗钱”可获得1000元好处费。为获取非法利益,胡某在明知杨某等人使用银行卡为网络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的情况下,仍提供自己及他人的银行卡帮助“洗钱”,为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金额共计685,284元,共计获利7,000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胡某明知他人利用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鉴于其具有自首、认罪认罚、积极退赃等量刑情节,法院当庭宣判:判处被告人胡某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并判令没收其违法所得7000元。

 法院2.jpg

法治进校园

 

故意伤害、电信诈骗、校园欺凌等危害未成年人生命财产安全事件的屡见报端,预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挑战。如何破局,筑牢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防线?大竹法院刑庭庭长、一级法官罗文兵结合典型案例,通过大竹观察APP直播“以案说法”,以“互联网+”模式为县域内12所中学40000余名师生及社会各界上了一堂生动丰富、发人深省的法治课堂。

大竹法院“竹之声”法治宣讲队、渠县法院“宕渠法芽”宣传小组、达川法院“红扣子”宣传队等五个方队各自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式法治宣传。

“姐姐,我们班上有个成绩很好的同学,因家庭原因,现在失学了,他该怎么办呢?”

“妹妹们,我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听信了别人的诱惑,用手机QQ兼职,对方叫我充钱,然后返钱给我。我充了钱以后,就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所以,你们不要听信别人的谎言,不要受利益的诱惑,不要点击陌生的链接,保护好自己的钱财安全。”

“盛年不常在,青春当有为。小朋友们,你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学习,用知识点燃灿烂的未来。”

……

法治的种子,随着一阵又一阵欢笑声,渐渐浸润了孩子们的脑海,在孩子们的心田悄然萌芽……

同时,大竹法院12名法治副校长走进大竹县第四中学、第三小学、第六小学、第九小学、第十一小学、杨家中学、石河小学、石桥铺小学、周家小学、石子小学、庙坝中学,组织师生观看直播讲座、未成年人保护微动漫、发放宣传册、“心连心”普法联系卡,与孩子们互动,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法院3.jpg

关爱进校园

 

当天,大竹法院还为县职中的学生代表们送上了精美且实用的“学习套餐”。

随后,召开了川渝两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座谈会,川渝五地法院、大竹县教育局、大竹县职中等部门及学生代表参加。会上,与会单位围绕川渝两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经验、典型做法进行了深入交流,针对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普法与答疑,并对今后统筹川渝两地力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行了讨论,为后续法治教育系列宣传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大竹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用平用“遇到不确定情况要‘刷刷刷-慢慢慢-不不不’”的法治宣传口诀将反诈宣传推向高潮。

“活动持续了整整一天,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爱、是温暖、是力量,一颗颗法治种子在竹乡大地扎根萌发、茁壮成长。”王用平说,孩子们的笑脸,在朝阳的照射下,熠熠闪光。

据介绍,下一步,大竹法院将以此次送法进校园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方式,加大教育力度,呵护百万竹乡莘莘学子健康成长。

(王九超)


责任编辑:双优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