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渠县法院:三名聋哑人非法电鱼获刑

来源:渠县人民法院 作者:黄子桐 韩盼盼 发布时间:2023-03-31 16:00:11

0a711d20094978cf896f5cbd7a9b07d.jpg

近日,渠县法院审结一起多名聋哑被告人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案及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并当庭宣判。

 

该案件被告人谢某某、杨某某和周某某均系聋哑人,为全面客观地了解本案事实真相,充分保障聋哑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承办法官依法聘请了一名手语老师担任本案的翻译人员,为被告人与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搭建沟通的桥梁,有效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

 

庭前,承办法官与翻译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帮助翻译人员了解开庭审理的相关程序,加深对涉及专业法律术语的理解,确保翻译准确无偏差。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谢某某、杨某某和周某某(有盗窃前科)均系聋哑人,在禁止捕捞的天然水域、禁止捕捞期间使用为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使用的电渔具捕捞野生河鱼100条,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根据查明事实,渠县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谢某某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被告人杨某某拘役五个月,缓刑十个月;被告人周某某拘役三个月,并对作案工具、渔获物依法予以没收,同时判决三被告人向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连带一次性赔偿国家水生生物资源损失费1232元。

宣判前,法官给三名被告人开展了普法及环保教育,他们也纷纷表示将改过自新,以后会竭力保护环境。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承办法官为残疾被告人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充分保障其辩护权,坚持人权保障和教育感化相结合的原则,依法从宽量刑,努力让残疾人感受到司法温情、重拾生活信心,是顺应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加强残疾人权益司法保障的应有之义。

 

渠县法院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态文明内涵,创新司法理念,积极引导侵权人从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修复者”,回应人民群众环境资源司法新期待,切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法官有话说:电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禁止的捕捞方式,在禁渔期电鱼,无疑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必将导致“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在此呼吁广大渔民文明捕鱼,共同守护渠江丰富的渔业资源。

(黄子桐 韩盼盼)


责任编辑:双优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