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竹县人民法院石桥铺人民法庭从全省45个参选法庭中脱颖而出,“法官驻镇联村”微课程作为达州市唯一作品入选优秀法庭建设典型案例,并在四川省法庭庭长培训班“法庭说”作经验交流。
培训班上,石桥铺人民法庭庭长杨情孝从四个方面介绍“法官驻镇联村”机制。
一是机制建设,下好对接联络“先手棋”。建立“法庭—乡镇(街道)党委”“法官—村(社区)村(居)委”对接联络机制,积极加入辖区乡镇党委和村社微信群、QQ群,利用“法院开放日”等活动,向辖区群众发放联系卡,联镇法庭、联村法官定期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巡回审理、矛盾排查、联合化解纠纷,解决人民群众“燃眉之急”“急难愁盼”,致力提高辖区群众法治意识,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观念。
二是平台搭建,走好司法为民“关键棋”。在人口流动大、矛盾突出且没有专门设立派出法庭的乡、镇(街道)设立“法官联系工作站”“巡回审判联系点”,在辖区35个村4个社区的村委会、居委会均设置“互联网+微法庭”指示牌。借助与重庆市梁平区袁驿镇相邻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川渝两地法庭司法协作,让“法官驻镇联村”机制功能在接壤地区得到延伸,不断满足两地居民日益增长跨域司法需求,做实做深做细川渝法庭司法协作“大文章”。
三是运行效果,绘就服务大局“美图景”。在辖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加强各部门协同,主动参与重大,负责疑难案件诉前化解工作。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基层组织、企业等提出司法建议,帮助提升依法行政、依法自治、诚信经营意识和能力。开展“民法典进社区”“开学第一课”等“法律七进”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营造守望相助的邻里美德、和睦友爱的家庭美德、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切实提高群众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德法结合,促进文明和谐基层社会建设。
四是案例分享,跑出定分止争“加速度”。当事人李某某多次到辖区有关部门进行缠访,要求原石桥铺镇周河村委会负责人及其他几位村民对其赔偿。有关部门多次解释,李某某仍然无理缠访。石桥铺法庭了解情况后,积极对李某某释法明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某某心服口服,表示不再上访缠访。多年的矛盾得到解决,实现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据介绍,下一步,大竹县人民法院将以此次经验交流为契机,以点带面,不断优化法庭布局、队伍结构、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法庭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水平,让法庭工作更高水平地护航乡村振兴、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汪钰珉 唐永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