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宣汉县拘留所“四个强化”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来源:宣汉县拘留所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2-10 15:33:11

近期,达州市宣汉县拘留所为深入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指引拘留所工作,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以“四个强化”进一步夯实队伍建设根基,铸牢民警忠诚警魂,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拘留所落地生根。

 

强化学习引领,夯实思想根基。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的部署要求,拘留所结合疫情防控、安全管理等工作实际,迅速组织全警开展二十大精神学习活动,实现了学习活动的“全覆盖”。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坚持领导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切实发挥领导班子的带动作用,以召开周一固定学习会、网上学等形式,带动全警开展学习活动。支部领导带头学习、带头宣讲,为全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表率作用。二是全警参与广泛学。以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为抓手,广泛发动全警原文逐字逐句学、深刻领会学、联系实际学,牢牢将二十大精神植入心底,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推动拘留所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结合工作深入学。全警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工作认真对照,找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着力点、结合点,努力将拘留所工作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当中去,自觉履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护航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强化宣传带动,提高队建成效。为进一步扩大全警的学习面,拘留所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榜样的示范作用,积极营造学习二十大、宣传二十大、贯彻二十大的浓厚氛围。一是开设宣传专栏。拘留所利用LED屏幕滚动播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的宣传标识;在外院坝等显著位置,制作宣传展板,广泛宣传解读二十大精神。二是强化舆论宣传。深度运用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工作,全面展示拘留所工作业绩、先进典型、队伍建设等风貌,充分调动全警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树立先进典型。拘留所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组织开展向周永开等同志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让先进典型真正成为民警比学赶超的标杆,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强化纪律约束,恪守清廉本色。拘留所严格落实好管党治警的主体责任,坚定不移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折不扣地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肩负起政治责任,努力养成在有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一是抓实警示教育。拘留所积极倡导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唱“黑脸”的风气,不断加强全警纪律观念,广泛开展警示教育,让广大民警从党规党纪中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二是严格执纪追责。结合“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和“以案促改”工作,通过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关口前移的思路,运用谈心谈话的工作模式对全警及时进行提醒警示、教育帮助,指导引领全警做到勤政廉政,更好地担负起自身职责,坚决防止和杜绝民警违法违纪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三是紧盯日常监督。拘留所每月对考勤情况进行通报,带班领导每日对值班人员在岗在位、值班等情况进行抽检和日常巡查,对办公秩序、警容风纪、疫情防控规定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围绕就餐、着装、上班期间工作纪律等方面进行每日不定时巡查,一些纪律随意现象得以有效遏制。

 

强化从优待警,打造暖心警队。拘留所牢牢把握“以警为本”这一核心要义,真心真意关心关爱民警,为广大民警当好服务员、保障员、协调员,多为民警办实事、办好事,全力打造暖心警队,进一步凝聚警心,激发队伍活力。一是解决生活困难。拘留所认真落实县局各项优抚政策,积极帮助家庭、生活有困难的民警解决实际困难。二是严格食堂管理。从食堂卫生状况、菜品搭配、口味调剂、服务态度等方面入手更好的为民警服务,让民警吃得好、吃得健康。特别是针对目前冬季食堂饭菜的保温进行了认真改造,让民警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吃上热心饭。三是组织警营文化活动。坚持“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健身房增加了跑步机、乒乓球桌和台球桌,组织开展各类文娱活动,引导民警培育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双优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