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我叫杨登武,现任大竹县人民法院石河人民法庭庭长。2018年盛夏,带着院党组的期望与信任,我来到了石河人民法庭,这是我法庭工作经历的第三站。有了前两站的工作经历,我深知人民法庭就是法院工作的前沿阵地,我牢固树立“公道自在人心”的工作理念,老百姓的司法获得感就是我工作的风向标、指南针。因此,从2003年初至今,我就像竹子一样,深深地扎根在大竹县人民法院清河人民法庭、东柳人民法庭和石河人民法庭,用脚步丈量着竹乡大地每一个角落,用真情守护着竹乡人民的安定幸福,用担当书写着真情为民的司法答卷。
守护百姓血汗钱,义不容辞
石河人民法庭地处大竹“北大门”石河镇。石河镇是“中国香椿第一县核心区”“中国苎麻之乡发源地”。走在石河镇和毗邻乡镇,一棵棵香椿树挺直茂密,俨然起起伏伏的山地丘陵间的一幅幅亮丽的风景画。每到春季,树上便长出新叶,新芽沃若,在枝头盈盈浅笑,一点点红色浸染了整个枝头,远远望去,便是红霞弥漫,热情如火。
竹乡的春天是从香椿采摘开始的。每到香椿采摘的时候,乡亲们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背篓装满,便马不停蹄地运到收购点去。赶早可得个好价钱。一般来讲,“头茬”香椿芽收购价每公斤可高达70元。每当这个时候,椿农们的脸上便堆满了笑容。近年来,在石河镇及大竹县的共同努力下,香椿芽远销北上广等国内大中城市,甚至还能漂洋过海,远销海外。
2020年4月的一天,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家邓某某满脸焦急地来到法庭。一见面,就像倒豆子一样地诉说着自己与椿芽收购商冯某某的“十年借贷经”。
“法官,我们村上的冯某某在椿芽出来的时候,做椿芽收购的生意。十年前,他为了收购椿芽喊我去帮他贷款再借给他,说好了贷款的本金和利息都由他偿还。现在过去都十年了,贷款本息他一点儿没还。贷款到期了,银行催得紧,我只有自己拿钱出来还了点儿。那贷款不还,我瞌睡都睡不安稳。我该怎么办哟?”
无独有偶,与邓某某同村的薛某某也来到法庭,同样的烦恼,同样的“故事”,让我为邓某某和薛某某深深地捏了一把汗。都说不要为别人贷款,这两位老人怎么还那么糊涂呢?
“老人家,你不要着急,让我先把事实了解清楚。”
我立即拨打了冯某某的电话,在电话中,冯某某称自己从事椿芽收购生意,为了扩大规模,就向本村的邓某某、薛某某借款,还叫他们去银行贷款,自己承诺偿还本金和利息。邓某某、薛某某出于对他的信任,为其向银行贷款,并将贷款借给他。本来是要偿还贷款及利息的,可是,近几年来,受疫情影响,自己生意入不敷出,偿还借款有难处。
“我已经给他们补了借条,这笔账,我认。只是现在,我确实拿不出钱来还。”冯某某无可奈何地说道。
借款事实清楚,虽其情可悯,但老年人的权益还是得保障。
我向两位老人讲明法律关系、责任及后果,并引导他们立案,并及时向冯某某送达了副本及相关资料。
后冯某某经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我依法缺席审理并判决冯某某偿还邓某某、薛某某的借款本金及利息。冯某某未上诉。
“感谢法官,多亏了你,我们总算是放心了。”
宣判后,我向老人们讲明,帮人贷款,本出自对借款人的一片信任与热情,但由于形势所迫、人心不古,收回借出去的贷款存在很大风险,所以,在帮人贷款之前一定要小心思量。否则,背上贷款的是自己,失信于银行的也是自己,苦不堪言。两位老人连连点头。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知道农村还有很多借名贷款和帮人贷款的事情,要让老百姓们保管好自己的血汗钱,任重而道远。
于是,在送副本的时候,我通过与当事人拉拉家常,摆摆龙门阵,在了解他们诉求的同时,向他们宣传法律知识,并适时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一年多来,我所在的法庭案件调撤率75%,很多的矛盾在前端化解,既减轻了老百姓的负累,也增强了老百姓依法办事的法治意识。每逢赶集,前来法庭咨询的老百姓络绎不绝。面对他们的问题,我一一作答,让他们怀揣疑问来,带着明白去。
法治助企,俱欢颜
石河镇不仅是“中国香椿第一县核心区”“中国苎麻之乡发源地”,还因有丰富的煤、天然气、石灰矿、灰石岩、铁矿石等矿产资源,拥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西南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及省、市级重点企业5家,是远近闻名的“达州工业重镇”。企业的兴起为石河镇的发展注入了“活水”,也为周边地区闲置劳动力带来“福音”。
“法官,我在A建材公司上班,去年8月30日,我在瓷砖车间传输带上工作的时候,左手中指不小心被机器压伤,在达州骨科医院住院22天,用去了7000多元钱。现在,我要公司赔偿我的损失。”
2021年7月某天,A建材公司的员工文某某来到了法庭,诉说自己的遭遇。我当即与A建材公司取得联系。
“员工出了事,我们并没有推卸责任,在文某某受伤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将她送到达州骨科医院进行治疗,也给付了医疗费用和其他费用。现在她想要我们赔偿两万多,实在是超出预期,我们认为还得按照法律规定办。”A建材公司的工作人员马某某给我回复道。
一边是身体受伤的劳动者,一边是企业的经营者。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企业的发展也是困难重重。一纸裁判,既关乎当事人的幸福生活,也关乎企业生产发展的未来,切不可偏重其一,而应该两者兼顾。
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我看到文某某对A建材公司是非常认同的,她在该公司工作时间较长,公司管理也很人性化,平时对员工也是关爱有加。双方的矛盾纠纷有一定地调解空间。在征求双方意见后,我积极组织文某某与公司方代表马某某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A建材公司赔偿文某某因伤损失11000余元。
“法官,谢谢你。虽然我们赔了钱,但我们心服口服。”马某某动情地说道,“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但仍旧避免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都说‘和气生财’,我们企业更看重和气二字,员工在受伤后很容易‘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这对我们企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通过法庭的调解,员工们也认识到,受了伤,还是要走法律程序,既能得到赔偿,又能保持与企业的良好关系,如果以后还想来公司就业,我们也是欢迎的。” 马某某真诚地说道。
“是的,法官。我很感激的公司赔偿了我。等我养好了伤,我还想到公司上班。”当事人文某某热泪盈眶地对我说。
双方当事人发自肺腑的一番话,让我深刻认识到,人民法庭要在工作中多出实招、新招、硬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保障。企业要发展,法治不可废。我将法治服务企业列为工作重要内容,与辖区内大小企业取得联系,不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其解决法律上的问题,并积极向他们宣讲助力企业发展壮大的法律知识。同时,针对涉企案件,以协调为主、判决为辅,尽力促成原被告纠纷以调解方式结案,既确保了法律的公正,又为企业持续发展留足了空间。
桑榆非晚,夕阳无限好
阳春三月,大地卸去冬日的沉重与清冷,迎来万物复苏、桃李争妍的美好时节。“一年好景君须记”,农民朋友们忙趁春光勤耕种,十里八乡的田地渐渐披上绿色的新装。
“法官啊,我今年87岁了。我辛辛苦苦养儿育女,没有想到,临到老了,后人们视我为累赘,不愿意养我。” 2022年初,年逾八十岁的张老太颤颤巍巍来到了石河法庭,声泪俱下地讲述儿子们对她的不孝。
原来,张老太与老伴育有四个儿子,老伴早已去世,独留张老太一人。四个儿子都住在石河镇,却对老母亲不闻不问。张老太年事已高,失去了劳动能力和独自生活能力,急需儿子们赡养。
在农村工作二十年,赡养类案件屡见不鲜。我知道,每一起案件背后都有一些令人唏嘘的故事,对赡养纠纷案件,简单的判决是不能实现“案结事了”目的,只有用法用情用心去唤起双方当事人责任和担当,方可从根源上解决。
我多次前往张老太所在村社,了解张老太与四个儿子的情况。原来,多年来张老太的四个儿子间积怨已深,对张老太的赡养问题,村社干部多次组织调解,均未形成一致意见,且常有抓扯行为发生。
“老人家挺可怜的,年纪那么大,儿子们不理解不赡养,活得委屈。”一村社干部如是说。
看到形单影只的张老太,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她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同时也要向更多地人宣讲相关法律规定,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度过一个幸福无忧的晚年。
开庭那天,法庭巡回审判车开进了张老太所在的村委会,组织张老太与四个儿子进行调解,附近的一些村民闻讯赶来。刚开始,四名被告情绪较为激动,各自有各自的说辞。张老太坐在那里,满脸悲戚地看着儿子们。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我对四名被告说道,“父母含辛茹苦将你们养大,现在你们也为人父,正是给你的子女做榜样的时候,如果你们不赡养老人,等你们老了,你们的子女不赡养你,请问你们作何感想?”在我诚恳的说理下,四名被告渐渐低下了头。
几个小时过去了,四名被告终于就张老太的赡养问题达成一致协议:每个儿子依次轮流赡养母亲二个月,若产生医疗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四个儿子各自承担四分之一。
“妈妈,我以后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一名被告紧紧拉着张老太的手。
“百善孝为先。希望你们能够放下过往,珍惜你们母亲健在的日子,好好孝敬老人家。”
庭审结束后,张老太和四个儿子在一起吃了一顿久违的团圆饭。看着张老太一家其乐融融的样子,我的心里无比轻松。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石河法庭的每一天都是迎着朝阳,送走夕阳,除了四季便再无波澜,我的工作也是平凡而琐碎的,但我相信“苔花如米小”,终究也会如牡丹一样盛情绽放,为幽深山林增添一抹生命的亮色。我的工作,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也终究会为法治大竹、法治中国贡献绵薄之力。
我和我的乡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