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法院,晚上22:00。
“喂,您好,请问您是魏某吗?我是达川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针对你与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本院现向你了解案件的一些基本情况。”
“你怎么知道我起诉的事情。这个时间点儿,法院早下班了。你是骗子吧,你骗人还是要找准上班时间嘛。”
电话被挂断,传来一阵忙音,嘟……嘟……嘟……
“您好,魏某,您别急着挂电话,我真的是法院的工作人员。”
“你不要再打电话了,再打电话我就要报警了!”
砰!电话再次被挂断,法官居然被人当成“骗子”,刘法官无奈地摇了摇头。
然而不久之后,12月29日一大早,魏某将一封满怀感激之情的表扬信和一面鲜红的锦旗郑重地送到刘法官的手中。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得从刘法官近日审理一起民间借贷案件说起。原告魏某与被告徐某系表兄妹关系,2019年8月16日,徐某向魏某借款23万元,说好年底就归还。过了还款的日子,魏某多次催收未果,便一纸诉状诉至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刘法官了解到,双方系亲戚关系,相处一直很融洽。如今,因这23万元的欠款,两家早已互不往来。徐某现因生意失败经济状况很不好,目前尚无偿还能力。次日上午,刘法官再一次拨通了魏某的电话,一番解释后,魏某相信了刘法官的身份,但听到被告没钱还,气不打一处来。
刘法官听出了魏某的不悦,但具有多年基层法庭工作经验的他,深谙矛盾化解的秘诀在于“解心结”。他耐心地与魏某沟通,分析徐某现在的困境,从亲情的角度进行劝说,这唤起了魏某脑海中两家多年来相处的温暖回忆。语罢,魏某陷入了沉默,良久,开口道“只要徐某表个态,我可以多给他些时间慢慢还”。随即,刘法官又打电话给徐某,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并转达魏某的话。徐某听闻表哥的态度,羞愧地表示一定要在三年内还清所欠的债务。
最终,在法官的见证下,双方握手言和。拿到调解书的那一刻,老魏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
“感谢刘法官及书记员在办案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公正、高效的服务,也感谢达川法院培养了这样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好法官”魏某激动地握着刘法官的手说个不停。
这般皆大欢喜的结果,绝非偶然,这与刘法官丰富的办案经验是分不开的。多年来,他的案件“调撤率”高达80%。他常说,“作为一名法官,运用法律知识或许能写出一份完美的判决书,但未必能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只有将法律的精度与温度相融合,才能真正浸润当事人的心田。”
(张璨 严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