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今年12月4日,达州市通川法院的志愿者服务队在达城中心广场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向过往市民讲解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和《宪法》的相关知识,同时发放明年即将施行的《民法典》手册。
“平时没有时间专门往法院跑,现在专业的法律人士就在身边,解决了我不少疑惑呢。”市民王女士对于志愿者们的悉心解答感到十分贴心,同时对于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怎样寻求法律保护,王女士更是受益匪浅。这只是通川法院立足法院职能,结合志愿者的专业特长,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分支的一个缩影。
“我们的志愿者服务队有143人。”通川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王滔告诉记者,他们依托“志愿四川”服务信息系统,安排人员专门负责志愿者活动申报、审批以及志愿者招募、签到与信息管理等,全院志愿者实行实名注册,采用扫码审核制加入志愿项目并由专人录入时长。据了解,自2019年12月以来,通川法院志愿队累计发起志愿项目80余项,志愿服务总时长已达13223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长超92小时。
近年来,通川法院依托国家宪法日、世界环境日、“六一”儿童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以“法制课堂”“摆摊设点”“流动普法队”等多种形式送法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导诉接访、法治宣讲等方面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对接。为了提高辖区居民法律意识,他们还深入研判涉毒、涉众类案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禁毒”、扫黑除恶、防范非法集资、普及《民法典》等系列宣传活动。自2019年12月以来,通川法院共组织开展节点主题志愿服务活动11次,系列主题志愿活动6期30余次。
“普法宣传工作不仅要在城区‘落地’,也要在乡村‘开花’。”王滔告诉记者,为了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通川法院深入蒲家、梓桐、江陵等辖区乡镇,联合区检察院、区司法局等部门创新开展“法治赶场”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让法律的阳光照遍通川区的每个角落。
今年疫情期间,通川法院迅速召集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文明劝导、关爱慰问困难群众等活动中去,强化统一指挥、沟通联动,打造协调有序的志愿服务格局。据了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通川法院1100人次分组奔赴全区10余个社区和重要关口,成为联防联控重要力量;在重要路段十字路口开展文明劝导活动40余次;联合文江祠社区,铲除楼道“牛皮癣”、清理山林景点垃圾,靓化社区环境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