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达州巴山大讲堂“市域社会治理”专题讲座开讲

来源: 作者:罗粒丹 发布时间:2020-10-28 17:07:54

10月27日,四川省达州市巴山大讲堂“市域社会治理”专题讲座开讲,四川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邢林现场授课,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平安达州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何政主持讲座。

邢林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及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为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维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详实的案例,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三个方面,深度解读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的形势背景、丰富内涵、方法路径以及《四川省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出台背景和实践运用,提出了具有很强针对性、指导性、启发性的措施办法,为我们推进平安达州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必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何政在讲座结束后强调,与经济建设相比,当前社会建设特别是社会治理的短板还比较突出,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平安达州建设、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合格城市,是达州“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加快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现实需要和重要支撑。

当前,全市正同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和城乡基层治理工作,两项工作虽各有侧重、但目标一致,必须按照“双轮驱动、同向发力”的要求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基层治理层面,社会治理是支撑基层治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基层治理的薄弱环节和突破口。各地各部门在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要主动与城乡基层治理工作衔接协同,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推进过程中相互促进,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有机融合,把社会治理的效能转化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要注重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在县级层面,要强化主体功能,提升主场实战能力。各地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促进把有效的措施办法转化为工作体制机制。推广渠县成立县级社会治理中心的做法,推进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机构实行一地办公、一体运行、一站式解决,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推广宣汉“四进之治”的做法,因地制宜、区别施策,扎实开展社区、景区、学区、园区等“四区”治理。在乡镇(街道)层面,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基层治理的体系和能力建设。要搭建工作平台,全面落实政法委员职能任务,推进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与公安指挥中心、城镇管理中心数据互联互通,推广通川区小北街“智慧社区”建设经验,推进天网、雪亮、慧眼工程深度融合,让基层社会治理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整合。要健全工作链条,统筹推进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信访等资源下沉、职能下移、服务前推,优化网格设计,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推行在村(社区)“两委”内设治保委员、一村一辅警、一村一法律顾问等机制,推进联防联治、群防群治、自防自治。要创新治理模式,推进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驻地单位、乡贤达人、志愿者队伍、村(居)民6大主体参与的“1+6”蜂巢式社区治理模式,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

对于各地而言,必须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风险不外溢、矛盾不上交”。对于各级部门单位,要按照“抓业务必须抓稳定、管行业必须管平安、搞建设必须搞治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沾边、谁尽责”的要求,全面完成所承担的市域社会治理各项任务。

讲座采取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主会场设在市政中心综合楼三楼多功能会议厅,各县(市、区)、达州高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设分会场。平安达州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成员,市级部门(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讲座。(罗粒丹)


责任编辑:唐方琼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