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经开“枫”警】张宇:雪域“猎鹰”的巴山情怀

来源:巴中经开公安分局 作者:程超明 发布时间:2023-12-22 16:51:09

 

---他,来自康巴高原,如“猎鹰”般骁勇善战;

---他,扎根大巴山麓,如“春蚕”般无私奉献。

---方寸为人民,匠心铸警魂;

---忠诚保平安,热血书情怀!

1703235147149284.png

张宇,男,藏族,40岁中共党员,从警18年,现任巴中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时新派出所副所长,负责社区警务、校园警务,兼任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高校警务室警长

生长在四川藏区的张宇,始终秉承“缺氧不缺信念、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智慧”的精神,从青葱校园到基层民警、从青丝到华发、从甘孜到巴中,从雪域高原到田间地头,从重大安保到家庭纠纷......他始终以满腔热忱守护着辖区平安,18年的时光年轮上,下了赤胆忠诚的青春

寄情“大巴山”,初心如炬甘奉献

2005年8月,张宇通过招警考试,进入甘孜州白玉县公安局工作。在海拔4000多米呷村矿山警务室,饱受寒风疾雪,在海拔3800多米的乡镇派出所挑起,教导员、所长的担子,在组织的培养下逐步成长为白玉县公安局昌台分局局长。十年雪域从警生涯,练就了张宇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2015年,因工作需要,张宇离开甘孜,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巴中,成为巴中经开区警队的一员。从藏区到老区,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刚到巴中时,他在当时还是板房的通木垭派出所工作,环境的简陋、餐饮的差距,对与习惯吃苦耐劳的他来说,都能很快克服。但他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语言口音。每次接处警,当事人浓浓的巴中乡音都让他不知所措,他总是感到紧张,怕听错当事人的警情描述给别人造成困扰,也怕自己的口音被人笑话,影响公安机关的权威形象。后来,张宇慢慢发现,很多报警人就算情绪激动,但发现他是外地人时,都会刻意放慢语速,尽量用书面用语跟他交流。辖区的群众与他熟了,也像家人一样跟他打招呼,他在走访的时候,常常被人拉住聊家长里短。巴中百姓的善良朴实、热情友好深深感染着张宇,让他快速适应了这个离家数百公里的地方。8年来,他寄情巴山、扎根巴中,把自己的热血和力量奉献给了“第二故乡”。

下足“真功夫”,汗水浇灌民族花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是巴中市唯一一所全日制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数量位居全省高校第二了能进一步提高警校共治的能力,张宇主动请缨负责该校治安管理服务工作认真梳理分析总结前几年警校共治工作情况,多次与该校领导和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多次到省内其他高校学习调研考察历时半年最终探索出符合该校实际情况“新路子”--创建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石榴籽”警务室。该警务室不仅接收师生报警求助、指导学校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还组织了在校各民族优秀学生干部参与校园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中。

张宇立足“警地融合”机制,以警校共建、护航平安校园为目标,创新“警校融合”工作新模式,深耕细作、持续发力,创新性地开展系列警校共治共育工作。针对该校少数民族学生多的特点,凭借自身在民族地区丰富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服务,并借助学院少数民族社团的“第二课堂”阵地,多次亲自指导藏族岗坚协会、彝族文化协会、羌族歌舞社等学生社团活动,尊重民族风俗,深入推进民族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进步同时,增设该校最具特色的学生社团“红色连”形成了“派出所-警务室-学校保卫处-学生红色连”共治共育的新模式自该社团成立以来,成功处置学院多起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冲突风险和负面炒作隐患,有力有效地维护校园的稳定和安全

今年年初,张宇在工作中掌握到一条线索,巴中职业技术学院20余名学生因竞选某协会会长一事产生冲突,准备用武力解决问题,群殴事件一触即发。当天下午,张宇刚刚出警结束回到所里,正准备吃热了好几遍的晚饭。听到这个消息,他放下筷子就往学校跑。到了学校,他在男生宿舍楼一间寝室一间寝室地走访,跟产生矛盾的孩子们逐一见面,以叔叔的身份跟他们摆事实讲道理,问他们离家念书路程有多远,学费是怎么来的,如果因为打架斗殴产生的后果,自己和家庭能否承担得起。许多孩子都哭了,拉着张宇的手说:“叔叔,之前我脑子里都是冲动和浆糊,听了你的话,我现在醒了。还好我没有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张宇把所有学生安抚好,回到所里,已经是半夜了。第二天,他又一大早来到学校,叫上老师一起去竞选现场,见证孩子们友好地顺利选出了大家都信服的会长。

1703235168417993.png

守好“责任田”,“三心”融入民族情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高发,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高校大学生等成为重点受骗人群。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骗子大多以勤工俭学为诱饵,宣扬零投资“零风险,让学生通过刷单等方式赚取兼职费。不少学生深受其害,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为守护师生财产安全,切实提高广大师生识别、防范虚假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张宇同志积极作为,细心、耐心、热心利用休息时间,走进学校,与学生交朋友,开展反诈宣传,他天然的亲和力,很快获得了各民族师生的认可张宇同志的努力下,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识骗防骗能力明显提升,诈骗案件大幅度降低。

2023年6月17日12时许,时新派出所接到反诈劝阻预警指令,辖区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扎某,与诈骗分子通话长达半小时,需立即派警上门进行劝阻。张宇接派警指令后,多次拨打扎某电话,却始终无法接通。当意识到该名学生极有可能已被诈骗分子控制洗脑后,张宇马上与学校保卫处取得联系,同时通过在学校建立的“反诈联盟群”及时联系扎某班级的宣传委员,第一时间找到扎某的朋友。在走访中张宇了解到,学生扎某当天中午行为异常,并其对外称已签订了保密协议,拒不透露任何信息。张宇立刻查看学校监控,发现扎某已从学校后门离开。通过迅速排查,下午两点终于锁定扎某身处位置,张宇立刻赶往现场,然而搜寻无果。在进一步的分析研判中,张宇又发现扎某最近办理了一张新电话卡,好在及时联系上扎某,让他顿时醒悟,及时完成精准劝阻。当见到扎某时,他含着泪水说由于他来自甘孜石渠县,家庭是普通牧区牧民,经济条件本来就不好,自己也是鬼迷心窍,想赚点钱补贴家用,若不是我们学校的巴中泥朵巴”(藏语:警察)张宇叔叔多方周折与他取得联系,帮助他回心转意,父母刚打给他的一万元生活费可能已经被骗。

针对辖区老人团体被骗数量增多的情况,张宇同志主动联合高职学院、银行机构、通信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部门,组建了一支“多方联动、星罗密布、一呼百应”的反诈队伍,精准借助各联盟力量,首创经开区反诈同心、你我同行的“反诈联盟”。今年1月,辖区一老人接到诈骗分子电话,要求输入银行卡密码,张宇同志接到预警后,立即联系老人,及时为老人挽回了3000余元损失。自构建该反炸队伍以来,辖区被诈骗案件同比下降23.5%,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发生

“党徽在胸、警徽在身、职责在肩,群众在心!”这是张宇同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以绝对忠诚坚定捍卫“两个确立”,以实干实效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责任编辑:杨海燕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