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派驻宋家碥村工作队入驻以来,紧扣驻村工作职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挥身在基层的优势,主动作为,迅速行动,聚焦民情民需,激活服务引擎,以村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通过“四项举措”助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家门口办服务”的便民平台,不断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成效和群众满意度,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责严责实,精准摸察民之所需。推动乡村振兴必须落实责任,责任不落实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驻村工作队严格落实第一书记“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职责,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实地调研、座谈和入户走访,摸查村情、社情、民情,了解民之所需,以需求为导向研究服务于民的具体措施。宋家碥村距巴中市城区38公里,属于位置较偏远的行政村。在摸查过程中发现,村里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老年儿童比例较高,在基本医疗保障 、法律服务、教育培训、政策咨询、文化娱乐方面都存在比较迫切的服务需求。针对群众所困所难,驻村工作队以便民服务中心为依托,推动开通了“便民服务热线”,公开便民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建立和完善24小时“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多方位解决”的工作机制,实现全方位服务,最大程度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补齐短板,规范做好场所建设。宋家碥村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对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布局优化和功能升级,改造后的服务中心增设了便民服务大厅,添置了电脑、打印机、候座椅、饮水机、急救箱、无线WIFI及办事所需的文具等便民设施。同时配置了书架、阅览室等,让群众了解农业、文化、医疗方面的知识。村便民服务中心开通了调解咨询、法律服务、政务代办等多项服务功能,使村民办理低保申请、残疾证办理、“新农合”、邮件收递等事宜也更加方便。宋家碥村的村民们表示,现在办事方便又舒心,大厅宽敞明亮,工作人员态度好,到便民服务中心就像回家一样。70多岁的樊大爷来到了村便民服务中心的红色书吧阅读图书,激动地向工作人员讲述自己年轻时的从军经历,这些红色故事里有他参军建设的身影。红色书吧在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还满足了村民的情感需求,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温度”。服务中心还设置了党建活动室,为党员提供了学习活动场所,党建载体活动也更加丰富,党的组织生活活力进一步增强。
改造后的宋家碥村便民服务中心大厅
畅通渠道,推动服务力量整合。在开展便民服务工作中,驻村工作队推动建立完善的代办事项公开制度、承诺办结制等各项制度,建立工作督查制度,确保代办、帮办工作依法依规、健康运行,为人民群众“得实惠”提供了保障。同时,对村级民事代办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工作流程等作了进一步明确,实现了村干部主动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为进一步拓展服务外延,驻村工作队以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结合村民需求联合金融机构、卫生服务机构、教育机构等开展联合帮扶,鼓励将电商平台、法律服务等向最末端延伸,集成打造功能齐全、便利亲民的政企合作服务模式,扩展基层便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2023年,驻村工作队联合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医院开展义诊3次,为村民提供医疗帮扶;联合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开展下乡活动1次,为村民无偿提供科技、文化、卫生等多面服务;开展消费帮扶1次,累计销售无公害大米6000余斤。在多方合力下,宋家碥村贫困大学生资助款得以落实、留守儿童得到社会关爱,村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切实响应群众所盼。
用心服务,强化帮扶效能提升。“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驻宋家碥村工作队坚持“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服务最优化”的原则,扎牢便民服务理念,通过实际行动让群众知心、暖心、聚心。宋家碥村村民宋永驻的儿女长期在外打工,手机医保操作可让他犯了难。在得知老人的情况后,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为老人代办了医保缴费业务,老人的问题解决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被类似问题难住的还有残疾村民吴廷财,出行不便的他在便民服务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足不出户就完成了残疾证申请和低保年审业务,彰显了便民服务切实解决群众之难、回映群众所盼的为民之本,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今年以来,宋家碥村便民服务中心共解答办事群众470余人次,为群众代帮代办事项100余件,通过推出周末和午休延时服务、全程代办、上门服务等方式,构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天候服务体系,帮扶效能显著提升。百姓的认可增强了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工作热情,村民们的热情相待让队员们心理暖暖的,有了家的感觉,用心服务得到了真心回馈,干部与群众之间搭起了连心桥,乡村振兴也必将跑出加速度。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开展便民代办服务
一枚为民服务的不灭火种,于春日点燃,在冬天绚烂绽放。对宋家碥村村民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服务于民的“服务站”,也是幸福美好生活的“加油站”。下一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派驻宋家碥村工作队与宋家碥村两委将继续在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聚力改善民生上求突破、见实效,持续关注、切实解决村民“急难愁盼”的事情,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察民意、知民情、解民忧”,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感和幸福感,以“小服务”托起“大振兴”,为建设美丽巴中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