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巴中市巴州区:主抓四个扶贫促增收

来源:巴中市巴州区扶贫开发局 作者:文春生 发布时间:2020-09-10 14:10:32


巴州区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贫困群众增收作为农村工作重中之重,不断拓宽渠道,积极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兜底扶贫和改革扶贫,确保所有贫困户都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到2019年底,全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

一、主抓产业发展,推动农业增效促增收。一是坚持长短结合。立足巴州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道地药材、有机果蔬等“四大立区”产业,因户制宜、因地制宜实施“万元增收工程”,全区已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14.7万亩、果蔬基地19.3万亩、现代化优质粮油基地85万亩,畜禽肉类总产达5.5万吨,1.8万户贫困户实施了“万元增收工程”。二是实行主体带动。加快推进海升猕猴桃、道地药材等6大产业园区建设,培育招引秦岭药业、老廖家等扶贫龙头企业15家、新型经营主体354个、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376人,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扶贫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分别带动2079户、5612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人均年增收800元以上。三是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实施消费扶贫,实行线上电商+线下实体+体验消费模式,组织巴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与贫困户实行产销对接,实施“四川扶贫”商标产品“六进”工程,用好“扶贫832”平台,积极举办迎春购物月和老廖家牛肉、大罗黄花网络直播等体验推广活动,目前全区20家供应商认定扶贫产品118个,12家供应商91个产品上线“扶贫832”平台,11家企业21个产品使用“四川扶贫”商标,开设3个专柜,线上销售、线下采购达4259.4万元,带动6842户贫困户受益。

二、主抓劳务转移,拓宽就业渠道促增收。一是提升就业服务。完善“一库五名单”,实时更新贫困劳动力基本情况,依托域外劳务基地、巴中商会等平台累计收集6万余条就业信息,按月筛选符合贫困劳动力的就业信息制作“岗位信息一览表”,在乡镇和贫困村张贴,同时对实现就业的贫困群众进行跟踪服务,帮助指导签订用工协议。二是强化技能培训。采取“送培训下乡”的方式,利用“晏阳初讲堂”和农民夜校等载体,围绕就业技能、就业意识、创业政策、劳动维权、农村电商等内容,深入开展“扶贫专班”、职业技能、劳务品牌、自主创业等“四大培训”活动,累计培训贫困人口6.2万人次,切实提升就业能力。三是积极促进就业。充分整合区内外就业资源,创新扶贫车间等载体,全力实施劳务输出转移一批、经营主体解决一批、工程项目吸纳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自主创业带动一批等“五个一批”工程,积极扩大就业覆盖面,全区3.15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620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

三、主抓社会保障,全面落实政策促增收。一是低保养老“兜”。实行扶贫标准和低保标准两线合一,将丧失劳动力、无法通过生产和就业扶持脱贫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兜底保障范围,35377名贫困人口享受过低保政策,累计发放低保金1.92亿元;全面兑现贫困户养老金252981.4亿元、高龄补贴2760993.6万元。二是特困残疾“助”。提高特困供养标准,按照集中供养每人每月5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足额兑现2180名特困供养对象补助7140万元;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共发放残疾人生活补铁、护理补贴4500万元。三是惠农计生“补”。始终把兑现惠农补贴作为实现藏粮于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举措,兑现落实贫困户耕地地力补贴6380万元;积极实施生态扶贫,累计发放贫困户退耕还林补助2654.3万元、生态公益林补贴1855万元;按960/年的标准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21231209.6万元。

四、主抓深化改革,激活资源要素促增收。一是放活土地经营权。探索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模式,创新颁发“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证”等产权证书,实现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3.1亿元,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铆在产业链上,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二是盘活集体资产。120个贫困村和27个非贫困村实施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将原村属集体经济中70%的资产(折价6.7亿元)股权量化到户,实行市场化经营,让群众长期分享资产收益,其中,贫困户凭“优先股”多获得20%以上的收入。三是创新金融扶贫。设立扶贫小额信贷分险、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基金,采取“产权抵押+基金担保+信贷”的金融扶贫模式,撬动银行信贷资金5.12亿元,支持贫困户增收脱贫。特别是向8031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5亿元,支持自主发展产业和创业,户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文春生)


责任编辑:杨海燕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