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巴中市实验小学举行数学学科大教研活动,聚焦“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实践,通过课例展示、深度研讨与AI赋能教学展望三个维度,探索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
本次教研以一年级数学课堂为主阵地,张鑫老师执教的《大小比较》示范课成为研讨焦点。课堂以“拯救博多”动画情境导入,通过沉浸式故事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在核心问题“如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驱动下,教师创新设计多层次探究活动:从摆小棒、拨计数器的具象操作,到小组讨论中的思维碰撞,构建起“实践感知——表象建立——抽象概括”的认知阶梯。 课后研讨环节,教研组以“三阶评课法”展开专业对话。初级观察聚焦教学细节,关注学具操作时长与思维进阶的适配度;中级分析着眼教学设计,对问题链的逻辑关联性提出优化建议;高级研讨则上升到方法论层面,针对“数感培养的阶段性特征”展开跨年级经验共享。杨智校长在总结中强调:"这堂课成功构建了情境——问题——活动——应用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低段概念教学提供了新范式。” 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讨环节,杨智校长提出"AI+教研+教学"研学理念,倡导教师团队积极拥抱新的教学方式的变化,深度挖掘人工智能的潜力,借助AI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优化,打造更优质、更高效的数学课堂,为学生带来更具吸引力和启发性的学习体验。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例展示、深度研讨与AI赋能的立体化探索,成功构建低段数学"情境——问题——活动——应用"教学模式。实验小学将持续推进"AI+教育"融合创新,以技术赋能,为发展学生数感与思维品质开辟新路径,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