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第四中学
食品安全举报措施落实方案
一、目的
为切实保障全校师生饮食安全,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置食品安全隐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食品安全举报措施落实方案。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对巴中市巴州区第四中学校内食堂和小卖部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举报处理。
三、举报渠道
设立举报电话:专门设立食品安全举报电话0827-2230412,并在学校食堂、教学楼、校门口等显著位置公示,确保师生及家长能够便捷获取。电话保持每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上午9:00 - 12:00,下午2:30 - 5:30畅通,由专人接听并详细记录举报信息。
开通举报邮箱:开设食品安全举报专用邮箱272177417qq.com,鼓励举报人通过邮件提供详细的文字说明、图片或视频证据。学校安排专人每天定时查收邮件,及时对举报内容进行分类整理。
设立举报信箱:在学校食堂入口处、行政办公楼前设置举报信箱,每周一、周三、周五由专人开启信箱,收集举报信件。举报信箱位置应便于师生投递且确保隐蔽性,保护举报人隐私。
四、举报受理
明确受理范围:受理的举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原料采购渠道不明、食品加工过程不符合卫生规范、食品过期变质、从业人员无健康证上岗、餐饮具清洗消毒不彻底以及校园周边餐饮单位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
规范受理流程:接到举报后,受理人员应在30分钟内与举报人取得联系(若举报人提供联系方式),进一步核实举报信息,明确举报事项发生的时间、地点、具体情况等关键要素,并做好详细记录。对于匿名举报,同样认真对待,详细记录所掌握的信息。
五、调查核实
成立调查小组:由学校膳食委员会牵头,联合学校后勤处、食品安全管理员组成食品安全举报调查小组。小组成员应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调查经验,确保调查工作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迅速开展调查:在接到举报后的3个工作日内,调查小组前往被举报地点进行实地调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如食品采购台账、从业人员健康档案、食品加工记录等)、现场检查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全面收集证据,核实举报内容的真实性。
六、处理措施
轻微问题处理:对于调查核实后发现的轻微食品安全问题,如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但未造成实质危害的,调查小组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被举报单位立即整改,并在3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报告。学校安排专人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严重问题处理:若发现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如食品过期、使用劣质原料等,调查小组立即责令被举报单位停止相关食品经营活动,并及时向巴州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配合监管部门依法进行查处。同时,对受影响的师生采取相应的医疗救治措施,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七、反馈与回访
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在调查处理结束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以电话、邮件或书面形式反馈给举报人(若举报人提供联系方式)。反馈内容包括调查过程、认定事实、处理措施及整改情况等,确保举报人对处理结果满意。
定期回访举报人:在反馈处理结果后的1周内,对举报人进行回访,了解其对处理结果的后续意见和建议,以及是否发现新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回访,进一步加强与举报人之间的沟通,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八、举报人保护
严格保密制度:对举报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严格保密,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透露。在调查处理过程中,确保举报信息仅在参与调查的相关人员范围内知悉。
打击报复处理:若发现有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学校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同时,将处理结果向举报人通报,消除其顾虑。
九、培训与宣传
加强内部培训:定期组织学校后勤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堂从业人员等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食品安全举报相关法律法规、举报处理流程以及如何正确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等内容,提高全体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举报处理能力。
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宣传食品安全举报的重要性、举报渠道和奖励措施,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营造良好的校园食品安全氛围。
十、监督与评估
建立监督机制:学校成立食品安全举报措施落实监督小组,由学校纪检部门牵头,定期对举报渠道畅通情况、举报受理与调查处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举报措施落实到位。
定期评估改进:每学期对食品安全举报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分析举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和完善举报措施,不断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巴中市巴州区第四中学
2025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