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巴中:引领婚俗新风 为爱保驾护航

来源:巴中市恩阳区民政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1-04 16:08:52

巴中市恩阳区素有“千年米仓道·早晚恩阳河”之称,自2023年2月被确定为第二批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以来,全面落实全省婚俗改革工作部署,深刻把握婚姻家庭的重要基点作用,积极创新“四全四延伸”工作新模式,推动婚姻登记向全方位服务延伸,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婚俗文明新风尚。

1730707748565.png

全功能登记服务 由单一办证向增强结婚体验延伸

一是优质服务。恩阳区依托田园恩阳幸福产业园和空港花海景区,投入900万元建成融合婚姻登记、中西式特色颁证、婚姻家庭辅导、婚俗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5A级标准登记服务中心,为婚姻当事人提供优质多元服务。二是高效服务。将婚姻登记纳入“恩阳跑团”服务,率先实现婚姻登记全业务“全市通办”,全力推行“公民婚育一件事”联办,优化办事流程,让幸福少等待、少跑路,婚姻登记服务合格率和满意率持续保持100%。三是温馨服务。打破柜台化办公模式,将婚姻登记窗口塑造成“爱情小屋”。采取企业运营加政府补贴方式,整合利用恩阳旅游观光巴士,开通“520幸福大巴”全天候免费运行,将婚姻登记变成浪漫的幸福之旅。婚姻登记中心还常态化提供中西式特色颁证、老中青全龄段婚姻纪念颁证等亲民化服务,为新人记录宣誓颁证过程并赠送纪念影像u盘,增强结婚登记仪式感、体验感、幸福感。

1730707771892.png

全流程婚姻辅导 由单一宣教向关爱辅导服务延伸

为护航幸福婚姻,恩阳区建立婚姻家庭教育中心,联合民政、妇联、司法、团委、社会组织、社工等组建专业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团队,全流程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和教育关怀工作。一是婚前辅导。将关爱辅导服务纳入婚姻登记领证环节,开设婚姻家庭幸福课堂,将“一婚三育”纳入辅导教案重点内容,编写婚姻经营技巧顺口溜,拍摄成视频进行滚动播放,从源头减少婚姻纠纷。开展婚姻课堂讲座30余场,每年为3000余对新人提供此项服务,实现当事人从抵触到自愿接受和主动寻求辅导的转变。二是婚中调适。将婚姻辅导植入离婚流程,充分利用离婚冷静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依托心理咨询师、律师等专业人才队伍,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关系修复、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减少非理性离婚发生,离婚率同比下降约50%。三是关爱回访。通过签订《一诺千金》建立婚姻家庭责任承诺档案,针对性开展关爱回访,对调解后选择暂不离婚和处于犹豫期的夫妻,通过电话沟通、入户探访、专家辅导等多种方式协调处理和跟踪回访,有效巩固辅导服务成果。

全方位婚俗改革 由单一倡导向规范引领体系延伸

一是引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坚持协调联动“推”,坚持建章立制“治” ,出台《巴中市恩阳区规范群众大操大办宴席的指导意见》,明确宴请范围、申报流程等指导标准,将拒绝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管理范畴,推进婚事习俗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组织专家编、民间艺人演、婚庆公司推、村规民约治、婚俗文化“三进”、制定发放婚俗礼仪指导性文本等“组合拳”,倡导婚事新办简办,拒绝高价彩礼,整治大操大办和恶俗婚闹陋习。二是传承良好的家风家教。整合资源积极打造婚俗文化墙、婚俗文化长廊、婚姻文化展示厅等宣传阵地,深挖“知恩重义,忠勇和善”恩义文化精神与婚姻家庭文化契合点, 弘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担当、互敬互爱”的婚姻家庭理念。创编公益歌曲《新风伴我巴山行》MV进行展播,邀请金婚老人为新人讲述家风故事, 引导广大新人树立正确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开展评选“星级文明户”“好儿媳”“好公婆”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榜样净化社会风气、感化邻里、和睦家庭,得到社会公众广泛好评。三是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结合恩阳红色、古色、绿色等地域特点,深入挖掘本土婚恋故事,拓展表现形式,倾力打造“恩阳船说·宋韵婚礼”水上实景剧。依托“2·14”“5·20”“七夕”等关注度较高的日子,成功举办多场格调高雅、内涵丰富、川东北传统婚俗特色突出的集体颁证和集体婚礼活动,创新推出“恩阳喜婆”公益颁证品牌,吸引众多新人参加集体婚礼。试点以来,共开展“花开恩阳·情定空港”“缘定恩阳·花海有囍”集体颁证活动和“琴瑟佳期会·巧夕恩阳缘”中式主题集体婚礼等活动8场,大型相亲交友活动5场,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花开恩阳,情定空港。


责任编辑:杨雪娇

最新资讯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